立足”制儲運加”,做通”氫車站用”
“長三角氫能基礎設施產業聯盟”成立
2019年6月28日上午,“長三角氫能基礎設施產業聯盟(YHIIA)”成立大會在上海正式召開。
△聯盟成立倒計時儀式
自今年兩會正式寫入氫能方面的內容以來,氫能在我國政產學研用各界引起廣泛關注。以氫氣的制造、儲存、運輸、及加氫站建設為主要工作范圍的氫能基礎設施更是成為主要關注點。為積極有序地做好產業發展,同時為了積極落地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戰略,由長三角33家行業企業和組織發起了該聯盟。
會議選舉上海石化為聯盟理事長單位,申能能創、新奧燃氣、川潤股份、亞聯高科、中科富海、衛星氫能、東華能源、重塑能源、氫楓能源、陽光電源、未勢能源、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浦江氣體為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浦江氣體為聯盟秘書長單位,有關單位根據選舉結果回到各自企業辦理審批手續。為落實社團管理方面的相關要求,聯盟在管理體系上以上海市節能協會氫能專委會及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促進中心基礎設施分中心的形式組建。
△理事長單位、副理事長單位、秘書長單位代表及相關領導合影留念
氫能進入新一輪“熱身賽”,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成為掣肘之一
氫能是世界公認的終極清潔能源,具有能量密度高、低碳環保等優點。為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環境生態,近年來我國日益重視氫能產業發展, 20多個省市已出臺氫能產業發展規劃。今年氫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同時《長三角氫走廊建設發展規劃》也于5月底正式發布。以佛山、如皋、武漢、大同等為代表地區正積極開展氫能及燃料電池車示范運營,包括氫能產業園、加氫站建設和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投運。
我國氫能產業已經入新一輪“熱身賽”,是新一輪能源轉型的重要方向,市場前景廣闊。但與此同時,我國氫能產業發展依然任重道遠,仍存在氫能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氫氣價格貴、燃料電池車使用運營成本高、燃料電池系統及核心零部件技術有待提升等問題。
國內首個定位于基礎設施的氫能產業聯盟正式成立
在上述背景下,基于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長三角氫能基礎設施產業聯盟應運而生,系國內首個立足長三角、定位于氫能基礎設施的產業聯盟。
產業聯盟依托于上海市節能協會、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促進中心,系由氫能產業鏈企業、金融機構、科研院所、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相關組織自愿組成的社團組織。
產業聯盟宗旨:勇為人民伏霧,力爭氫史留名,立足長三角,服務全中國,推動政產學研用協同,致力于成為長三角氫能基礎設施綜合解決方案的設計者和實施者,實現氫能產業鏈企業和社會組織的資源共享、互利共贏,推進長三角氫能產業“氣-車-站-用”一體化發展。
30余家知名企業或機構加入聯盟,共同推進長三角氫能發展
產業聯盟由上海石化、申能能創、新奧燃氣、浦江氣體共同發起,截止目前已有衛星氫能、東華能源、鳳登環保、杭氧股份、林德、華誼集團、陽光電源、中科富海、上海神力、重塑能源、氫楓能源、中汽研工程公司、佛山飛馳、江蘇清能、亞聯高科、國富氫能、瑞必科、川潤股份、香橙會、如皋經濟開發區、未勢能源、愛德曼、勢銀、嘉氫同盟、上海市發改院、國金證券研究所、國泰君安產業研究院、東風特汽、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國唐汽車、英飛騰、中南資本、正星科技、中材科技、德邇實業集團、中國能建南方建投等近40家氫能產業鏈知名企業、金融機構、科研機構等加入。
△120余位業界同仁參會
打造中國版氫能聯合公司HyC
依托于產業聯盟,作為首批股東,浦江氣體、昆侖新奧、上海申能將組建成立長三角氫能基礎設施聯合公司——上海海卓勁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海卓勁既指英文Hydrogen,又體現了氫能海量存在,卓越性能和發展強勁的特點,與日本JHYM,韓國的Hynet,德國的H2M類似,該公司作為“中國版氫能聯合公司”簡稱HYC,HY指氫能,C指長江Changjiang,和中國China。該聯合公司以“氣-車-站-用”一體化運作為核心,致力于成為區域氫能基礎設施綜合解決方案的設計者和實施者,打造符合政府規劃、合理科學的長三角氫能基礎設施網絡,保障“有車有站”、“有站有氣”、“氣價合理”、“物流完善”,以推進長三角氫能產業可持續發展。
△聯合公司成立儀式
后續長三角氫能基礎設施聯合公司將進一步面向有優質資源的產業聯盟成員及其他社會資本開放,以充分協調各方力量,進一步完善長三角氫能基礎設施網絡體系。
會議還同時布了《長三角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創新發展白皮書》,并從從業企業角度進行了長三角氫能發展的相關預測。